
关于急性风湿热(ARF)
- 分类:特色诊疗
- 作者:未知
- 来源:本地
- 发布时间:2015-03-14 13:3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期感冒发热的患者特别多,有很多病人检查发现抗O增高,怀疑患有风湿热来诊。那么什么是风湿热,该如何诊断呢?具有哪些情况应该考虑患有风湿热呢?如何治疗及预防复发呢?1、什么是风湿热?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全身结缔组织病变,主要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本病有反复发作
关于急性风湿热(ARF)
【概要描述】近期感冒发热的患者特别多,有很多病人检查发现抗O增高,怀疑患有风湿热来诊。那么什么是风湿热,该如何诊断呢?具有哪些情况应该考虑患有风湿热呢?如何治疗及预防复发呢?1、什么是风湿热?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全身结缔组织病变,主要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本病有反复发作
- 分类:特色诊疗
- 作者:未知
- 来源:本地
- 发布时间:2015-03-14 13:32
- 访问量:
近期感冒发热的患者特别多,有很多病人检查发现抗O增高,怀疑患有风湿热来诊。那么什么是风湿热,该如何诊断呢?具有哪些情况应该考虑患有风湿热呢?如何治疗及预防复发呢? 1、什么是风湿热?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全身结缔组织病变,主要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瓣膜炎症的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往往在最初的链球菌性咽炎之后,有一段潜伏期,持续约2-3周。起病初期表现为急性发热,可表现为以下三种典型症状:(1)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关节的游走性疼痛(2)可能伴有心脏炎和瓣膜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3)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即Sydenham舞蹈病。疾病发作呈自限性,但累及瓣膜后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心功能失代偿甚至死亡。 2、风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92年对Jones标准进行了修订,新的诊断标准主要针对初发风湿热的诊断。
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并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加2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 上述最新修订标准还作了如下补充,即有下列情况者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1、舞蹈病者;2、隐匿发病或缓慢进展的心脏炎;3、有风湿热病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的高危者。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概要
3、急性风湿热患者与单纯链球菌感染及其他关节炎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心反应性抗体滴度的比较
4、实验室检查 ARF的诊断难以依靠实验室检查来确定,但它可以在两个方面提供帮助:(1)、证明存在前驱链球菌感染(2)证明感染的存在或持续。多次复查胸片有助于追踪心脏炎的发病过程,而ECG可反应心脏传导系统的炎症过程。尽管至ARF发病时咽喉细菌培养通常均为阴性,但仍应努力寻找致病菌。一般在抗生素应用之前、起病24小时内进行三次咽喉细菌培养。 要证明抗体滴度是否升高,需要在首诊时及2周后分别采血进行比较。其中ASO应用最广,因年龄、季节及地区不同而不同。学龄前儿童可达峰值,因此,健康儿童的ASO滴度通常可达每毫升200-300Todd单位。抗体反应的高峰发生于链球菌感染性咽炎发病后的4-5周,也就是ARF发病后2-3周(这取决于ARF何时发现)。此后,抗体滴度在几个月内迅速降低,而6个月后,下降速度就减慢了。 5、治疗 ARF主要依靠抗炎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治疗开始后症状改善相当明显。有效剂量儿童为80-100mg/(kg.d),成人为4-8g/d。阿司匹林的血药浓度可测量,治疗浓度为20-30mg/dl。抗炎治疗的持续时间可以不同,但需持续用至所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止。若伴有严重的心肌炎(如明显的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III度心脏传导阻滞),即应开始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的常用剂量最初1-2周为2mg/(kg.d),随后的2周可根据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的改善情况逐渐减量。在最后1周内,应按前述剂量加用阿司匹林,直至20-30mg/dl。 无论诊断ARF时是否出现咽炎症状,都要采用青霉素进行抗菌治疗,疗程不少于10天。剂量以根除链球菌性咽炎为准。此外,所有有接触的家庭成员都应做链球菌培养,若为阳性,则也要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难以耐受,可给予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儿童60万单位,成人120万单位)。APF可在任何时候复方,但多在首次发病后2年内复发。复发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6、预防 急性发作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青霉素治疗。最佳方案有口服青霉素V钾片(25万单位,每日2次)或肌内注射青霉素G(120万单位,每4周1次)。有研究显示,每3周注射1次比每4周注射1次能更有效地预防APF复发。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使用红霉素(250mg/d)代替。 (内二科张慧慧) |
||||||||||||||||
![]()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